齐心抗疫|飞利浦CT设备使用技巧
+ 查看更多
CT扫描使用技巧
帮助放射医师避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持续恶化,新增病例继续增高。提高病毒检测率,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隔离、早治疗,是防止进一步扩散的关键一步。然而,由于检测试剂数量不够,且核酸检测存在一定的假阴性,在应用2019-nCoV 特异的检测试剂做为确诊的原则下,增加低剂量胸部CT做为筛查的诊断手段迫在眉睫。如果病人的呼吸道症状和CT影像符合冠状病毒肺炎(参考武汉协和医院放射科提供的影像诊断标准),在没有检测试剂确诊的情况下,也应当及时隔离,及时治疗。
飞利浦CT的用户,经过了CT应用培训专家的初、高级培训,对设备使用都是驾轻就熟。在这里分享几点CT扫描中的技巧,希望帮助广大放射技师尽可能避免感染,帮助放射诊断医师能够发现更微小的感染病灶,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做出最精准的判定。
尽量进行隔室操作
飞利浦全系CT设备标准配置隔室操控,减少与患者接触,有效保护医生和技师:在扫描间配备的控制盒上可控制扫描床的位置,包括升降床、进出床、调整机架角度等,无需再进入设备间进行扫描床位清零,对于行动自如的患者,实现与患者“零接触”,保护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。 现以iPatient操作系统,扫描部位为胸部,将其方法展示如下:
首先,床体高度是固定的,不需要人为设定,仅需要根据患者个体的差异做微调即可。
其次,使用操作面板将扫描床进床至(图1)位置,可以看到内定位线的位置(头托内白色泡沫是为了让内定位线显示更清晰),在距离床体以上10-20cm,然后将床位归零(图2)。这样我们就锁定了一个固有的进床位置,由于其他部位的检查是不需要归零键的,所以该位置可以保持不变。
锁定好我们需要的固定床位后,剩下的操作就可以通过操作间内的操作盒(图3)隔室完成。实际扫描病人时,仅需要用操作间内的麦克风告诉病人仰卧位躺在床上,头部放在头托内,双手上举。完成设备指令,最后再通过操作盒降低床位,即可完成检查。
在操作间,可参照如下视频:长按操作盒的上床键,直至床体上升到指定高度会自动暂停,然后长按进床键(长按几秒后床速会加快)至床位在0-50之间,然后开始正常的胸部CT扫描。建议使用自动剂量
调控DoseRight扫描模式
该模式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,依据患者体型智能进行扫描剂量调控,进行低剂量CT扫描。同时,参照定位像可智能识别肝区、头部等关键部位,并且对于大范围联合扫描中的肝脏、头部扫描进行靶区剂量调控,做到不同患者、不同部位扫描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优化。在设定参数时还可设定扫描的最大、最小mAs,来设定扫描剂量。对于需要多次复查的肺炎患者,可以使用低剂量扫描方案,将DRI指数(Dose Right Index)降至1-5,则患者的辐射剂量将降到1mSv以下。
建议进行低噪声、高分辨成像
iDose4迭代技术可最多减少80%的CT辐射剂量,在扫描中利用iDose4 的Level 5-7进行层厚1mm的图像重建,保证低噪声成像。同时,可进行768x768矩阵及1024x1024矩阵两种超高分辨率重建,图像信息量相当于常规512×512矩阵的4倍,可对微小病灶进行高清成像,以便对病灶细节进行细致观察。
星光iDose4 +1024高清成像
以上几点,希望能对战斗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前线的放射科医师有所帮助。